雲南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100問(5-8)
什麽是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其他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答👩🏼🏫:所謂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包括支教、支農、支醫、鄉村扶貧👩🏿🌾,以及城市社區的法律援助🤎、就業援助👉🏻、社會保障協理🕎、文化科技服務🧙🏽♂️、養老服務、殘疾人居家服務、廉租房配套服務等崗位🦒🫃🏿。
所謂其他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是在街道社區🤷🏻♂️👏、鄉鎮等基層開發或設立的相應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部分由政府出資,或由相關組織和單位出資。所安排使用的人員按規定享受相關補貼。
什麽是公益性崗位💇🏼、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
答🤟🏻:公益性崗位是由政府開發👩🏿🏭、以滿足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管理和服務崗位♙。對符合條件在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符合公益性崗位安置條件的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就業援助政策。
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補貼是按照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社〔2017〕164號)規定⇾,對就業困難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實行“先繳後補”的辦法。在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就業困難人員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以及企業(單位)和個人應繳納的其他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補貼期限🏌🏼♀️,一般最長不超過3年。
公益性崗位補貼是對在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單位,按其實際安排就業困難人員人數給予崗位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一般最長不超過3年。
在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單位,可按季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公益性崗位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申請材料應附:符合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條件的人員名單及《身份證》復印件、《就業創業證》復印件、發放工資明細賬(單)、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等憑證材料,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後,財政部門將補貼資金支付到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什麽是雲南省普通高等沐鸣畢業生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
答: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根據財政部、教育部《高等沐鸣畢業生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暫行辦法》,雲南省財政廳、雲南省教育廳和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了《雲南省高等沐鸣畢業生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暫行辦法》(雲財教〔2017〕180號)⛵️,我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畢業後3年內到雲南25個邊境縣(市)和3個藏區縣(市)轄區內鄉鎮以下(含鄉鎮)基層單位就業、自願服務3年以上(含3年)的🕵🏼♀️,其學費由國家實行代償🤵🏽♂️。在校期間獲國家助學貸款(含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代償的學費優先用於償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我省普通高等沐鸣包括🤎:各級財政供養的本專科(含高職)院校、企業供養的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和民辦普通高校。我省高校畢業生是指:雲南省普通高等沐鸣中的全日製本專科學生(含高職)𓀚、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畢業生(但定向🛀🏿🍆、委培以及在校期間已享受免除學費政策的學生除外)。
對於未滿3年服務年限、提前離開雲南25個邊境縣(市)和3個藏區縣(市)基層單位的高校畢業生🤦♂️,不能獲得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代償的金額是:雲南省對高校畢業生實施的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每生每年代償金額本專科生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最高不超過12000元。本專科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低於8000元的,按照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金額實行代償;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低於12000元的👒,按照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金額實行代償👃🏽。
代償年限按照國家規定的相應學製計算。專升本🎠、本碩連讀、中職高職連讀👨🦲、第二學士學位畢業生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的年限,分別按照完成本科、碩士🌴、高職和第二學士學位階段學製規定時間計算。
雲南省代償政策中規定的25個邊境縣(市)和3個藏區縣(市)轄區內鄉鎮包括哪些縣(市)和鄉鎮?
答:25個邊境縣(市)是指:保山市騰沖市、龍陵縣;紅河州綠春縣、金平縣、河口縣➕;文山州麻栗坡縣、馬關縣、富寧縣🤑🏋🏻♀️;普洱市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江城縣;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猛海縣、猛臘縣;德宏州芒市、瑞麗市🤵🏼♀️、盈江縣、隴川縣;怒江州福貢縣👰、瀘水市😑、貢山縣;臨滄市耿馬縣、鎮康縣🧏🏿♀️、滄源縣。
3個藏區縣(市)是指🧟:迪慶州的香格裏拉市、德欽縣、維西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