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山:在“雲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上的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大家好!
正值昆明學院本科辦學十周年且正式確立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目標之際,雲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在昆明學院隆重召開,全省高等教育領域研究者、管理者和參與者齊聚一堂,交流磋商、獻言獻策,這將對學院的改革進程🐏、學會的健康發展和雲南高等教育事業的進一步深化改革都影響深遠。在此,我謹代表雲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向出席會議的全體人員致以誠摯的問候🌩,向東道主昆明學院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去年11月召開的學術年會上🤱🏼,我根據國家教育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標要求,提出了雲南省高教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工作的“三個原則”:一要堅持“中國特色、國際視野”原則◻️🤙🏿。以正確的辦會方向為根本,盡快製定學會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改革發展目標,充分發揮社會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大力提升學會的教育理論創新和改革實踐探索能力;二要堅持“智庫定位、學術立會”原則。主動承擔起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雲南各項重大工作推進研究,通過大力開展問題分析👨👧👦、經驗總結、理論探索、學術研討、活動組織、辦好學術會刊等各項工作,不斷提高學會的教育服務能力;三要堅持“平臺為基、管理先行”原則。積極深化學會的自身建設🎥,加強會員單位間的聯絡與溝通,建立共享合作平臺🧑🏽,努力提高學會的國內外影響力😲。在此原則基礎上,學會自年初起就以“提高教育質量𓀇♟,促進內涵發展”為主題🦶🏿,緊密圍繞國家和雲南省教育廳工作部署🏝,啟動一系列專題調研、課題研究和學術沙龍活動🕴🏼,各會員單位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圍繞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教研氛圍很好🧒🏿,各高校參與度很高,取得許多實質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大量建設性的改革建議🌧𓀛。
2014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高等教育沐鸣娱乐改革步入攻堅期🧑🏽⚖️,一些困擾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問題水落石出,亟待解決,阻礙高等教育領域沐鸣娱乐改革的壁壘必須突破。作為一個在全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起作重要作用的學術團體🧜🏽♂️,我們必須在發現問題、研究分析、形成策略的過程中🌿💮,為雲南高校的改革發展提供幫助⚠️。今天👩🏽🍼,我想利用各高校代表聚集研討的寶貴機會🍍,就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熱點和雲南省高教學會工作重點兩大主題,與大家分享一些觀點和看法。
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頒布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研究步入一個全新的學術活躍期。面對改革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高等教育研究聚焦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現代大學製度建設、大學章程製定🧚♂️、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等熱點問題🤵🏽,開展大量細致全面的學術研究🧙🏼🫱🏻,許多研究成果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理論架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研究別人的學術成果並在別人的經驗教訓之上形成自己的改革策略🏢,雲南高等教育工作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由於時間有限,今天我們僅就6個熱點問題進行探討。
熱點一:“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凝聚了黨和國家人才培養總要求的頂層設計,確立了我國教育的責任和使命🧑🏽🍼。把“立德樹人”作為大學的根本任務對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回歸和堅守大學育人之道、全面糾正大學轉型發展中出現的不良傾向都具有重要價值。《求是》雜誌最近刊文指出,在大學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重點要在“四立德、三樹人”上下功夫🫰🏽🦽。所謂“四立德”,即立政治品德🐨、立社會公德、立職業道德🙇🏿♀️🥪、立生活美德。立政治品德,就是培育學生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宗旨觀念、價值理念,忠誠於黨、國家和人民🏂🏻,自覺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立社會公德⛸,就是培育學生遵紀守法🤺、遵守秩序🤹🏼♀️,節約資源、愛護環境,扶貧濟困🔯、樂於助人;立職業道德🧶,就是培育學生愛崗敬業、好學上進,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甘於奉獻🧾、服務社會🍪;立生活美德🤵♀️,就是培育學生知恩圖報、孝老愛親,謙虛友善🏝、明理包容,熱愛生活、昂揚向上🏋🏿♀️。所謂“三樹人”,即樹人的社會責任感、樹人的創新精神💂🏽、樹人的實踐能力💼。樹人的社會責任感,就是樹立學生崇尚真理的價值追求🦸🏼、舍生取義的道德情操、報效國家的責任精神🤹🏿♀️,養成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樹人的創新精神,就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鼓勵學生弘揚獨立、批判、創新的科學精神🥥;樹人的實踐能力,就是通過實踐育人製度建設,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以教育部要求的“五個統籌”為抓手推進“立德樹人”工程的同時,還要結合各地實際🧑🏿🌾,通過“立德樹人”製度平臺建設、保障機製完善和監測評估創新,全面建立文化育人、課堂育人、環境育人、網絡育人🤑、實踐育人的教育體系。
熱點二:現代大學製度建設
在西方學術界的語閾中,柏林洪堡大學所推崇的“教學與科研統一”是現代大學製度的源頭,美國高校所崇尚的“3A原則”(即學術自由、學術自治、學術中立)是現代大學製度的黃金標準,據此標準而建立的西方大學製度是現代大學製度的唯一範本。但是🪵,這一源自西方文化背景的大學製度🚴🏽♀️,由於較少考慮中國的文化傳統和具體需求♤,在中國的實踐中不時遭遇“橘生淮北則為枳”的尷尬👩❤️👩🏇🏿。現代大學製度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密切相關⛄️。在中國特色製度環境中🤐🔙,現代大學製度應該是符合中國文化傳統🤹🏿♂️,以“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為基本框架的辦學規程🙋🏻♂️,是有利於達成政府🧍♂️🌃、沐鸣🌐、社會之間協調關系的行為準則。實證研究顯示💇,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製度應該堅持“問題導向”範式🤵♂️。也就是說🎱,推進現代大學製度建設,一方面必須適應中國“由計劃經濟體系向市場經濟體系🚄、由集權管理體製向分權管理體製、由大學行政化運作向‘去行政化’辦學”三大轉型要求,適時根據宏觀社會變遷做出製度回應;另一方面必須以有利於培養各類優秀人才和產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為目標,從“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四個層面👩🏽🍼,深化體製機製改革➗,逐步形成契合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大學治理內外部結構。
熱點三:大學章程製定
大學章程是現代大學製度的主要載體🥾。當今我們的一些大學由於還缺少體現大學靈魂🤹🏽♀️、表達教育理念🧎🏻♀️➡️、彰顯學術精神的前瞻性規範,而呈現出“千校一面”的發展趨勢。製定大學章程🧑🏫,對於破解高等教育發展障礙、養成學術大師、提升沐鸣娱乐國力等都有著重要意義。大學章程可謂是大學的“憲章”🧎🏻♂️➡️,要具有必要的可操作性😣🍫,其中關於大學內部治理的條文👳🏿♂️,不但應該包括治理結構和治理程序👷🏼👩🏭,還應該包括治理職責和治理保障。前期的實踐證明,製定大學章程必須著重規範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規範大學與政府之間的權力關系。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宏觀管理,實現高校自主辦學;二是規範大學內部各群體之間的權力關系。厘清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邊界,明確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和監督機製😊🚴🏿♀️,實現權力製約💡;三是規範大學與院系之間的權力關系🌆。重組完善大學內部組織結構,進一步向院系放權,實現資源💆♀️🔡、權限和職能“三下沉”。並按照“先易後難、先內後外”的製度建設原則,以學院製改革🏑、學分製改革和人事管理製度改革為重點,以公示報告製度、考核問責製度和績效評價製度為保障,理順決策權、管理權📇、學術權和監督權,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學科發展👩🦳,提升辦學活力。
熱點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早在2005年,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就超過美國,成為總量居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國。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結構日趨合理,教育質量逐年提高,但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高等教育“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還必須以提升質量為核心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關於“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權威表述共有27處🤵🏻🧗🏼♂️,其中包括“推進專業評價”,“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建立科學🤷🏼♂️、規範的評估製度,探索與國際高水平教育評價機構合作,形成中國特色沐鸣評價模式”等↗️。在今年9月召開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國際經驗與中國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杜玉波副部長提出以“五位一體”教學評估製度(即自我評估🦸🏽♀️、院校評估、專業認證與評估🥫、國際評估🎬、教學狀態常態監測)為主體,推進中國高等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建設的工作要求。因此💇🏻,要秉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適應社會需要為檢驗標準、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通過製定基於“培養目標的達成度🙍♀️、社會需求的適應度👨🏼🦳、師資和條件的支撐度👇🏽、質量保障運行的有效度、學生和用戶的滿意度”的“五度”質量標準體系⛹🏻♀️👨🏻💼,強調分類評價😭,強化內涵導向,促使高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熱點五:地方高校轉型發展
作為社會的子系統📮,教育不可能離開一定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條件而存在🧜🏿♂️。在知識經濟時代🙈,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是國民經濟發展和建設現代教育體系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不協調的問題較為突出🧘🏿🌲,一方面由於結構性矛盾,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難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最為需要的技能型✊🏻、應用型𓀄、復合型人才緊缺的問題並存🧓🏼;另一方面由於高校“同質化”發展,導致單一的研究型精英教育模式與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發展需求錯位。調整結構既是高等教育的一大變革,也是經濟轉型的一場革命🚵🏿♀️。引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是地方高校抓住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機遇、實現特色發展的關鍵性舉措🧗♀️。今年4月,魯昕副部長在“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上指出💕,地方高校轉型發展涉及面廣🚶🏻➡️,周期長,是一項系統工程。各有關部門要加快高校設置製度改革🙅🏼♂️,研究製定應用技術型高校的設置標準🤾🏼,為高校轉型發展創造條件。因此,針對高校“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重專業輕實踐”的現狀📓,推進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必先解決“轉型空間有限、配套政策不足🙋🖍、激勵機製缺乏”等現實問題,既要按照高等教育分類管理要求👩🏼🔧,加快建立分類設置、分類評價🧑🔧🚙、分類指導、分類撥款製度🤽♀️,擴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試、專業設置、教師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權,加大招生計劃、財政投入的宏觀調控作用,通過製度創新、資源配置🌤、政策引導,高度激發地方高校轉型動力⚁;還要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特別是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需求出發,為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製定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形成轉型發展的激勵和約束機製🚣🏿♂️,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探索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大學建設之路🏊🏼♂️。
熱點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
職業教育面向人人,具有鮮明的職業性、社會性和人民性特征🕟,是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今年6月🎇,《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一重要部署🦠👨🏻🍼,為“新常態”時期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吹響了號角。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定位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脫節,職業院校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行業標準、企業需求及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政策機製不完善等問題突出,亟待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學分積累和轉換製度🦹🏽,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加快推進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因此,一要以專業、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為核心🤲。通過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設計、教學評價等方式💃🏿,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二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通過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逐步完善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製度;三要以就業為標桿🚘。不斷提高職業教育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大量培養生產服務一線急需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構建完整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拓展人才成長空間、促進技術創新、實現產業進步。
去年,在“昆明理工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伍集成會堂落成典禮暨捐贈儀式”上,我以《高等教育改革要做到“三個堅持”》為題,圍繞雲南“三個發展”目標𓀎,從“區域是根基、需求是導向🦶🏽,特點是水平👳🏽♂️、特色是質量,改革是動力🙋♂️、製度是保障”三個方面🪵💁🏽♂️,簡單闡述了雲南深化高等領域沐鸣娱乐改革的大致思路📗。今天,我想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高等教育改革熱點問題和雲南改革探索實際,就下一階段學會的工作重點提6點要求。
第一,深入開展高校“立德樹人”策略研究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命題,為現時代的教育改革確立了總方向。然而,目前雲南各高校的“立德樹人”工作還大多停留於課程體系建設層面,全方位的體系建設還亟待有深度的教育策略研究為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為此,我們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通過不斷完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逐步構建中華文化基因傳承體系,全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二要加強“立德樹人”支撐平臺建設研究🚮。圍繞“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從落細♥︎、落小、落實入手🕖,逐步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等主題教育和“生產勞動、勤工儉學⚡️、誌願服務”等專題活動互為補充🧑🏻👎🏿、相互支撐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製,探索建立課堂教學🕧、沐鸣文化和社會實踐等“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三要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研究。著手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功經驗專題研究,以深入推進高校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為基礎,切實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根據《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製的意見》,從“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激勵和懲處”六大機製入手,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程研究🧑🏻🎤💧,推進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建設,不斷提高高校教師的思想境界、奉獻精神和創新能力🧏🏻♂️。著力推進德育學分、誠信檔案和個人操行量化考核等製度創新研究🤵♂️,強化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正面引導🐹,消除模糊認識和不良行為🕵🏽♀️,凈化學生成長環境⏪。
第二,切實推進高校分類發展研究
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校的競爭力不在於大、不在於全,而是在於特色性和多樣性。單一指標管理模式下的中國高校,在盲目擴規模、上層次的“攀比”中日漸趨同🧑🏼✈️,這種“同質化”發展不僅使高等教育產出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而且使高校的辦學聲譽受損。劉延東副總理指出:“大學不在規模大小🫃、歷史長短🎠,關鍵要有特色。每一類型⚱️、每一地區的大學都有其發展空間💃,都能夠以特色構築核心實力,辦出高水平🕒。”然而在近年的探索中,部分專家學者還習慣於以往一本、二本😡、三本、一專、二專的等級模式,困於慣性思維窠臼,在糾結爭論中止步不前。因此🧑🏻🎨,一要從雲南高等教育現實狀況出發,按照“沐鸣娱乐型大學、專業特色型大學和應用技術型大學”三大分類思路,深入開展雲南高校分類管理辦法和分類管理指標體系研究💖,為雲南高校明確發展定位、地方新辦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和地方政府製定教育政策提供參考,引導各類高校形成特色、爭創一流🙍🏻🥫;二要從調整高等教育區域布局的高度,加快開展優勢學科建設、專業結構優化⛹🏽♂️、人才培養層次和類型結構調整等“十三五”規劃研究💃🏻,引導雲南高等教育更加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三要利用《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所形成的“後高考時代”機遇,加強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高校招生辦法研究,打破傳統“投檔思維”😍👨🏽✈️,充分發揮招生計劃和績效撥款在高等教育分類發展中的導向作用🐞。同時🦘,通過開展行業企業“參與辦學、定製專業、探索雙元製培養、共同開發課程教材、交換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聯合科研以及共建技術中心、培訓基地和實習實訓基地”的機製體製研究,開展現代學徒製試點研究🖖,推動建立政府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企業高校“雙主體”育人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第三,著力加強高等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
“不斷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內在要求和應有之義。當前,我國正處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實現國家現代化目標🧑🚒,教育要先行。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教育治理要先行。建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一要厘清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與省級統籌的關系👱🏿,加強省級統籌平臺建設。通過加強“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範有序”的現代治理體系建設研究,為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以及強化省級政府在統籌規劃、資源配置、監督管理🔀💎、提供服務等方面的職能,提供政策咨詢服務;二要加快簡政放權,深入推進財政⚔️、人事等管理製度改革。通過開展沐鸣娱乐定額動態調整機製、教育質量績效撥款製度、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監督約束機製、各級政府教育財政轉移支付製度等高等教育財政製度改革研究,以及人才培養與使用統籌機製、人才編製動態管理機製👩🏽🎤、職稱評聘“彈性”機製等高等教育人事製度改革研究🧛🏿,以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完善為切入點📗,為優化高校內外製度環境提供理論保障;三要強調“分權”、“讓權”👩🏻🦽➡️,構建“管辦評分離”的治理格局。通過加強權力約束機製、權利與責任均衡機製🧑🏽🏭、監督評估機製和績效激勵機製等改革研究🤵,為構建“事與權”相匹配、“權與責”相一致的治理體系提供組織架構參考。
第四,主動開展高等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研究
隨著國家“橋頭堡”戰略建設的深入和“一帶一路”倡議目標的確立,雲南在中國與周邊國家(地區)共贏發展格局中的地緣政治地位得到強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形成中國面向西南的文化力👨🏭🧑🏻🎓、影響力,是雲南高校深化改革的長遠目標。同時,雲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省份,辦好具有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的高等教育,對於促進雲南全省協調發展🚣🏻、實現邊疆和諧穩定十分重要🏯🔦。因此,提升雲南高校為國家戰略服務的能力🦹🏿♀️,一要從國家“橋頭堡”戰略賦予雲南的區域性人才培養任務出發,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充分考量區域共贏發展的人才需求和建設條件,通過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建設研究、“專業+非通用語”五年一貫製應用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區域一體化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研究等,為雲南高等教育領域的“先行先試”探索道路;二要從“一帶一路”倡議賦予雲南的區域性合作平臺建設任務出發🟥,主動瞄準面向東南亞南亞的產業發展需求🥫👩🏽🦰,以提升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為目標,不斷深化協同創新工作機製、混合所有製辦學機製、社會貢獻評價機製和“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機製建設研究,挖掘改革潛力⛔,激發各方各面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三要從學習領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精神出發,以各民族共圓“中國夢”為指向,通過“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完善民族教育優先發展保障機製、加快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等專項研究🍝,促進教育公平🛋🤼♀️,縮小發展差距。
第五📺,創新實施高等教育資源共享機製建設研究
鑒於雲南高校整體水平不高🛷、布局不均衡、特色不明顯🐌、結構不合理、“單一高校”競爭能力不足等問題🖤,雲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統籌協調、合力推進的高等教育改革部署🚶♂️➡️。以省委文化教育衛生改革專項小組為主導🧑🧑🧒🧒,雲南正在建立組織、宣傳🤸🏿♀️、教育🥸、財政、人社、發改等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的省級統籌工作機製。因此✝️💆🏼♀️,建立雲南高校資源共享機製,一要針對雲南高校高層次人才嚴重不足的問題,籌劃建立統一管理的省級人才引進🏋️♀️、培養平臺;二要針對雲南高校科技投入不足的問題🤽🏼♀️,籌劃建立統一管理的省級科技研發(孵化)平臺和科研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平臺;三要針對雲南高校面向西南的國際競爭缺乏合力的問題,加強對全省高校辦學定位🧚🏻♂️、專業布局、學科平臺建設🕘、教師編製、財政撥款等方面的統籌,避免內部惡性競爭🧝🏻♀️,構建省域高校共同發展平臺。
第六🕵🏻♂️🐆,積極推進第三方工作機製建設
根據教育發展自身規律和教育現代化基本要求👮🏻,以轉變政府職能為突破口,以推進“管辦評分離”為重點,構建政府宏觀監管、高校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第三方實施評價的新型治理體系,是實現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內容。第一,政府管理模式改革是省級政府統籌的前提💆🏻♀️🚚。要通過加強權力清單製度研究,促進政府簡政放權;第二👨✈️,形成自我約束🎎、自我規範的內部管理體製和監督製約機製是高校自主辦學的根基✔️。要通過加強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研究,促進現代大學製度建設;第三,推進依法辦學是社會廣泛參與的保障🗃。要通過研究製定依法治校指標體系👩🚒🙍♀️、依法辦學考核標準,激發社會參與積極性🛰;第四,第三方評價是“管辦評分離”的關鍵環節。要通過加強政府委托管理或購買服務、專業教育評估隊伍建設等製度研究🟫,促進獨立於教育部門的第三方專業教育服務機構建設🧜🏽♀️。因此,學會要在加強教育評價第三方工作機製建設研究的同時,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優勢,整合全省教育資源,努力發揮促進教育與產業協調發展的媒介作用,積極拓展學會作為第三方機構的監測評估職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高校和高等教育管理部門🤷🏻♂️,立足省情,面向未來,秉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製度自信,堅定地當擔起做好雲南教育的責任使命。尤其是2014年以來,全省“教育人”為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了大量積極探索。其中,雲南大學物理科學技術學院🙅♀️、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和雲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四個改革試點,以人才招錄與選拔方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師遴選考核和評價製度為重點,為學院製改革的全面鋪開做出了有益嘗試🤹🏻♂️;基於協同理論✴️,雲南財經大學正在實施的內部管理協同機製建設,以強有力的管理重心下移模式,為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提供了實踐參考🥬;另外😵💫,西南林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雲南財經大學和紅河學院等高校的學分製改革和彈性學製改革正在深入,雲南開放大學的“學分銀行”製度建設和學習成果認證體系建設已現框架,高等教育領域沐鸣娱乐改革的進度不斷加快;昨天,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雲南財經大學🦻🏿、玉溪師範學院、昆明治金高等專科沐鸣等七所高校的大學章程🤛🏿,作為第一批次🧘🏼♂️,在雲南省高等沐鸣章程核準委員會會議上討論核準👨🏽🦰,全省高校的大學章程核準工作將在明年年底結束⛹🏿,雲南在現代大學製度建設道路上又將邁出關鍵的一步。與此同時,在總結“十二五”規劃成效暨開展“十三五”規劃調研的基礎上🎹,雲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各部門主動積極推進改革🏩,通過開展“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和雲南青年誌在四方主題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一步加強。通過開展區域特色高水平大學、應用技術大學轉型試點、數字沐鸣、新型智庫、協同創新中心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等研究🔙,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格局初具雛形🫷🏽。通過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機製和校企合作工作機製,雲南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得到提升。通過東南亞南亞小語種人才培養⛺️、國門大學建設和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基地建設☛,雲南作為東南亞南亞區域性教育高地的形象逐漸明朗……同誌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歷史時期👁🗨💔,學會應該以雲南正在實施的各項教育改革為目標,充分利用全體會員的智慧、力量和技術,探索建立沐鸣娱乐服務平臺,積極拓展服務職能,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努力凝成雲南高等教育領域沐鸣娱乐改革合力🦎,持續推動雲南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最後,預祝大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