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高校教師職稱評審量化考核實施辦法
沐鸣娱乐高校教師職稱評審
量化考核實施辦法
(2018年6月9日五屆六次教代會通過)
為客觀公正地評價我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績貢獻🍤,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不斷激勵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水平,進一步促進我校教育事業發展👩🏼🍼,根據雲南省教育廳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的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製定以下實施辦法。
一🕵🏽♀️、考核對象
我校在職在編在崗的符合申報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條件的人員👩🏼🏭。
二、考核方式
對符合高校教師職稱申報條件並通過資格審查的人員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即量化考核計分確定人員排序,等額推薦評審對象。若同級申報人員末位分數出現並列情況時,先按履現職年限進行優先推薦,若再出現並列情況,則按照工齡年限進行推薦👳🏼♀️👠。
三、考核項目
設置教育管理👩🏿🦰、教學業績☞、教科研業績和社會服務四個量化考核項目。
四、考核權重
考核分為100分☝️,各量化考核項目的權重為:
(一)教育管理
針對教育管理的不同層次,具體權重為:申報正高級職稱的教育管理權重為0.1🤾🏿♀️➜;申報副高級職稱的教育管理權重為0.2;申報中級職稱的教育管理權重為0.2🧜🏿♂️。
(二)教學業績
針對教學業績的不同層次,具體權重為:申報正高級職稱的教學業績權重為0.3;申報副高級職稱的教學業績權重為0.4;申報中級職稱的教學業績權重為0.5。
(三)教科研業績
針對教科研業績的不同層次,具體權重為:申報正高級職稱的教科研業績權重為0.4;申報副高級職稱的教科研業績權重為0.3;申報中級職稱的教科研業績權重為0.2。
(四)社會服務
針對社會服務的不同層次↔️,具體權重為🏃🩰:申報正高級職稱的社會服務權重為0.2;申報副高級職稱的社會服務權重為0.1𓀀;申報中級職稱的社會服務權重為0.1。
五、考核評分標準
(一)教育管理
按照《沐鸣娱乐教育管理量化考核標準》(附件1)執行,由組織人事部、黨政辦、學生處負責製定並組織實施。
(二)教學業績
按照《沐鸣娱乐教學業績量化考核標準》(附件2)執行⛩,由教務處💁🏽♀️、招就處、團委負責製定並組織實施。
(三)教科研業績
按照《沐鸣娱乐教科研業績量化考核標準》(附件3)執行,由科研處負責製定並組織實施🧑🏽🏭。
(四)社會服務
按照《沐鸣娱乐社會服務量化考核標準》(附件4)執行,由成教處📳、科研處負責製定並組織實施🕵️♀️。
附件1🏋🏽♀️:
沐鸣娱乐教育管理量化考核標準
序號 | 指標 | 評分標準 | 分值 (分) | 備註 |
1 | 平時 表現 | 履現職期間無故不參加政治學習或集體活動的每次扣1分🤳🏿;病假累計3個月內、事假累計30天內的扣5分🧜🏻,超過的扣10分;曠工🐪、曠課的扣10分;受各級各類處分的扣10分。 | 10 | 此項采取扣分製,分值扣完為止。 |
2 | 學歷/ 學位 | 本科學歷或學位4分;碩士學位或雙學士學位6分👩✈️;碩士學歷和學位7分;博士學歷或學位8分;博士學歷和學位10分。 | 10 | 不重復累加,按最高計分。 |
3 | 榮譽 稱號 | 履現職期間獲得行政部門頒發的個人“優、先😚、模”榮譽稱號🤬,以發證機關印章為準。個人榮譽稱號:校級(含年終考核優秀)2分;局級(市直各單位)4分💅;地廳級(市政府、省級委辦廳)6分;省部級(省政府、國家部委辦局)8分;國家級10分。(均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 | 10 | 同一年份獲不同類別的榮譽不重復累加,按最高榮譽計分🔖。此項計分不超過10分。 |
4 | 兼職 坐班 | 履現職期間🛹,坐班累計不少於3年者,按以下標準考核🌖:坐班人員5分🔐;內設二級機構負責人6分;副科7分🦹🏽♂️;正科(含支部書記、主持工作副科)10分👷🏽;副處級幹部15分;正處級幹部20分。 | 20 | 履現職期間,坐班累計少於3年者🤑,不計此項👶🏽🙎🏻♂️;不重復累加💫,按最高計分。 |
5 | 資格 證書 | 履現職期間🧑🏿🌾,取得與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且在有效期內🧝♀️,按以下標準考核:職業資格證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計1、2😜、3🧑🦽、4、5分(不含教師資格證);國家註冊執業資格證10分🚶➡️。 | 10 | 不重復累加,按最高計分。 |
6 | 班主任、輔導員 | 履現職期間,承擔班主任或輔導員工作。班主任或輔導員工作每學年計5分(一學年按10個月計算,不滿一學年的按月累計)。 | 40 | 最高累計不超過40分。 |
附件2:
沐鸣娱乐教學業績量化考核標準
根據《沐鸣娱乐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實施細則》,為客觀公正評價教師教學業績,特製定本考核標準👨🏿🍳。
一👆🏽、教學工作量
履現職期間,專職教師總課時不少於1000學時🧑🏿🚀,兼職坐班教師總課時不少於500課時(不含坐班工作量)。
根據申報職稱不同,作如下規定:
申報 職稱 | 人員類別 | 課時 要求 | 其它要求 | 分值 (分) | 附加分 |
講師 | 專職教師 | 1000 |
| 100 | 超過1000課時🤸🏿♂️👨🏻🦽,每增加1課時折算0.01分,累加計算 |
兼職坐班教師 | 500 |
| 100 | 超過500課時🕵🏻♂️👰♂️,每增加1課時折算0.01分,累加計算 | |
副教授 | 專職教師 | 1000 | 至少承擔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 100 | 超過1000課時,每增加1課時折算0.01分,累加計算 |
兼職坐班教師 | 500 | 至少承擔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 100 | 超過500課時🪣,每增加1課時折算0.01分,累加計算 | |
教授 | 專職教師 | 1000 | 系統承擔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 100 | 超過1000課時,每增加1課時折算0.01分🤹♂️,累加計算 |
兼職坐班教師 | 500 | 系統承擔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 100 | 超過500課時,每增加1課時折算0.01分👨🏻🎓,累加計算 |
課時統計辦法:周課時數×18周/學期🫲🏿。
二、實習實訓指導
履現職期間🐤,參加企業實踐鍛煉的教師計0.5分/月(以教師實踐手冊計)。
三、企業實踐鍛煉
履現職期間,參加企業實踐鍛煉的教師計0.5分/月。
四🌀🤜🏿、教師參加或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比賽
履現職期間,教師參加技能大賽、教學比賽及藝術體育類比賽或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創新創業🎏、藝術體育等比賽獲獎的👱,以獲獎證書為準計分。分現場參賽和作品參賽兩種,現場參賽獲獎的,排名第一的指導教師按照以下分值計分,排名第二的指導教師按照以下分值減半計分,其他教師不計分📶;以作品形式參賽獲獎的🤦🏼♀️,排名第一的指導教師按照以下分值的1/3計分👅👨🏻⚖️,其他教師不計分👐。
級別 | 一等獎 | 二等獎 | 三等獎 | 優秀獎 |
國家級 | 30 | 25 | 20 | 5 |
省級 | 15 | 12 | 10 | 3 |
市級 | 10 | 8 | 5 | 1 |
校級 | 5 | 3 | 1 | 0 |
說明:①同一項目教師指導學生參加不同級別的比賽,獲獎以最高級別計分,不累計加分🦸♀️;②同一教師指導不同學生參加同一大類的比賽項目,獲獎以最高級別計分,不累計加分;③藝術、體育類國家級分賽區比賽按省級計分,省級分賽區比賽按市級計分👥🦊。④獲獎級別的認定辦法👨🏿🎨:國家級指國家教育部舉辦的國賽或行業舉辦的全國性賽項,省級指雲南省教育廳舉辦的省賽或行業舉辦的全省性賽項🧑🏻🦼,市級指市教育局舉辦的賽項或行業舉辦的全市性賽項🛕,校級指我校舉辦的賽項或行業企業舉辦的全校性賽項。
五、教師獲教學成果獎
履現職期間👨🏿🍳🌒,教師獲教學成果獎➔🛟,排名第一的教師按照以下分值計分👩🏼⚖️:
級別 | 一等獎 | 二等獎 | 三等獎 | 優秀獎 |
國家級 | 50 | 40 | 30 | 20 |
省級 | 40 | 30 | 20 | 10 |
市級 | 30 | 20 | 10 | 5 |
參與獲獎的其他教師按照排名先後順序乘系數計分(保留小數點後兩位)⚓️,8名後不再計分:
排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系數 | 1 | 0.7 | 0.6 | 0.5 | 0.4 | 0.3 | 0.2 | 0.1 |
級別認定辦法:以獲獎證書上的行政公章為準。國家級、省級、市級均為政府獎,以政府文件⛅️、獎勵證書為準;各類協會、學會、研究會、組委會、社會團體的公章或文件以及其他形式提供的證明材料不予認定🔜🛍。
六、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校本培訓、網絡學習
履現職期間,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按培訓課時每20課時計1分;校本培訓按10課時計1分;與職稱申報專業相關網絡課程學習,每學期最多2門🎁,一學年不超過4門,以合格證書或結業證書為準💿,每門計1分。
七、教師參加人才培養方案製定🤹🏿♀️、修訂
履現職期間,教師參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製定的,專業負責人計4分/次👨🏻🏭,參與製定的教師計0.5分/次👄;教師參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專業負責人計2分/次,其他教師不計分。
說明:製定是指第一次申報專業製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調整修訂。
八、其他項目
履現職期間,完成以下項目的第一主持人按照以下分值計分👨🦯🕵🏻♀️:
(一)專業建設
教師參加專業建設,完成國家級項目的計8分/項;完成省級項目的計6分/項;完成市級項目的計4分/項✖️👩🏻⚖️;完成校級項目的計2分/項🛸🧛🏻♀️。以結題為準。
(二)課程建設
教師參加課程建設,完成國家級項目的計6分/項;完成省級項目的計4分/項;完成市級項目的計2分/項;完成校級項目的計1分/項。以結題為準。
(三)實驗室(基地)建設
履現職期間,教師參加實驗室(基地)建設,完成300萬元及以上的第一主持人計10分/項;完成100—300萬元的第一主持人計8分/項🦻🏼;完成100萬元及以下的第一主持人計4分/項。以驗收為準🔻。
說明👱🏿🕧:①參與完成項目的其他教師按照排名先後順序,乘系數計分(保留小數點後兩位),8名後不再計分:
排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系數 | 1 | 0.7 | 0.6 | 0.5 | 0.4 | 0.3 | 0.2 | 0.1 |
②項目級別認定辦法:國家級指教育部、國家行指委;省級指省教育廳、省行指委🙍♀️;市級指市教育局🙎🏽♂️、市行指委🎹🧑🦼;校級指我校、我校教學指導委員會。
教學業績量化考核由以上八個大項組成,考核總分不設上限。申報不同級別職稱的人員,得分采取折分製,即:以同級別職稱排名第一的人員分數作為基準分值100分,同級別其他人員的分數進行對應折分轉化(保留小數點後兩位)🫴🏼。
附件3🥽:
沐鸣娱乐教科研業績量化考核標準
第一章 申報對象、申報程序及原則
第一條 本辦法只對符合《沐鸣娱乐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實施細則》中規定計分範圍及數量要求的科研成果計分。
第二條 根據成果界定原則🫴🏿,下列成果不予計分🍓:
1.未在我校科研處登記備案的科研成果;
2.申報材料不齊全🤦、申報程序與手續不完備的成果🍻;
3.成果歸屬權有爭議的成果🛣;
4.抄襲、剽竊他人成果;虛構篡改實驗數據、偽造鑒定結論、提供虛假證明;一稿多投,多刊發表的重復性成果;
5.筆名發表論文、著作、參考書、教輔材料🛌🏻,以及有商業行為的藝術作品;
6.文藝作品(包括小說、散文🙅🏿♂️、詩歌、隨筆、畫冊等)☕️;
7.對外從事有償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承攬工程等項目;
8. 與本人申報職稱學科不相關的成果。
第二章 計分辦法
第三條 縱向科研項目
序號 | 項目來源 | 立項(分/項) | 結題(分/項) |
1 | 國家級項目 | 20 | 80 |
2 | 省部級項目 | 10 | 40 |
3 | 地(廳)級項目 | 5 | 20 |
4 | 校級重點項目 | 3 | 7 |
5 | 校級一般項目 | 2 | 3 |
6 | 校級青年項目 | 1 | 2 |
第四條 橫向科研項目
序號 | 項目來源 | 立項(分/項) | 結題(分/項) |
1 | 橫向科研項目 | 0.5分/萬元 | 2分/萬元 |
說明:1.國家級項目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計劃(科技部)🧑🏽🦳、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項目指教育部等國家部委計劃、省科技計劃項目(省科技廳)、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規劃辦)🎺🥧;地(廳)級項目指雲南省社科聯、雲南省教育規劃辦(教科所)項目👩🏼⚕️、雲南省教育廳、玉溪市科技局、玉溪市社科聯下達項目。各級別單位所屬部門下達的項目,降一級別計分。
2.縱向項目指政府部門下達的項目,以批文為準,並在科研處備案😡。
3.橫向項目指企事業單位(含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委托或者下達的項目)🙎🏽♂️、社會團體(含學會、協會)委托的各類項目✷,以文件或合同為準;經費以實際到帳經費為準。
4.重大項目在原基礎上增加一倍,主要指國家863、973、國家支撐🖕🏻、攀登🐃、攻關計劃😅、國家基金重大項目、省重大科技統籌創新項目👁🗨。
5.立項只有第一申報人計分;結題完成人排序按照“第三章附則”中的第十條規定,乘相關系數計分🎅🏿。
6.經費未匯入我校賬戶的橫向項目不計分🦟。
第五條 學術論文
序號 | 期刊類別 | 計分(分/篇) |
1 | NATURE或SCIENCE | 200 |
2 | SCI一區 | 50 |
3 | SCI二區、SSCI | 40 |
4 | SCI三區 | 30 |
5 | SCI四區、SCI未分區、CSCD👩🏼⚕️、CSSCI🏊🏽♀️🫸🏿、EI源刊核心庫刊物發表論文 | 20 |
6 |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理論版發表學術文章 | 20 |
7 | SSCI、CSCD💕、CSSCI等源刊擴展庫發表論文 | 15 |
8 | 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論點轉摘加分 | 10 |
9 | 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摘要轉摘加分 | 8 |
10 |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發表論文 | 5 |
11 | 非核心期刊、增刊等正規期刊發表論文 | 1 |
說明:1.論文期刊級別以論文發表當年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目錄為準🔥。
2.本辦法所指論文均為本學科的學術性研究論文🦗🕍、教研論文。
3.本辦法所指的正規期刊為中國新聞出版總署能查詢到的有刊號的期刊,無紙質版網絡電子學術刊物、連續型電子期刊、不能提供收錄證明的論文,或僅有實驗數據報告的數據庫刊物🐪🧚🏿,或論文結構不全的論文不計分。
4.在SSCI、CSCD、CSSCI等源刊擴展庫及以上發表的論文,通訊作者計分與第一作者等同,作者排序按照“第三章附則”中的第十條規定🤸🏻♂️,乘相關系數計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下發表的論文😽,只對第一作者計分。
5.論文是否被收錄以權威情報檢索機構提供的檢索證明為準,論文檢索類型為期刊論文(JA),並有確定的收錄號。
6.論文第一署名單位為“沐鸣娱乐”則按照上述辦法計全部分值👐🏻◾️;若我校名稱排名第二及以後則計一半分值。
第六條 著作
序號 | 類別 | 計分(分/冊) | ||
1 | 專著 | 獨立 | 20 | |
2 | 譯著 | 獨立 | 10 | |
參與 | 1(分/章) | |||
3 | 編著 | 字數在35萬字以上 | 第一主編 | 10分 |
參編 | 1(分/章) | |||
字數在20-35萬字 | 第一主編 | 8分 | ||
參編 | 0.8(分/章) | |||
字數在20萬字以下 | 第一主編 | 6分 | ||
參編 | 0.6(分/章) |
說明:1.多人參加編寫,著作中沒有標明個人撰寫章節的,不計分✌🏽。
2.在人民出版社、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專著🧗,在原計分基礎上增加20%。
3.再版、修訂再版著作不計分。
4.學術專著不包括科普讀物、文藝作品、論文集🌅、習題集等。
5.學術專著只對著作封面標明“著”、“編著”或“校註”的學術著作計分。
第七條 科技成果獎
序號 | 獲獎類別 | 計分(分/項) |
1 | 國家級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 | 400/300/200 |
2 | 省部級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 | 60/40/ 30 |
3 | 地(廳)級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 | 30/ 20/ 10 |
4 | 中國專利獎金獎、優秀獎 | 100/ 50 |
5 | 雲南省專利獎一、二、三等獎 | 400/300/200 |
說明:1.上述前三項的獎勵名稱分別是: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科學技術獎)、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高校科學技術獎🥖、高校人文社科獎、文藝創作精品獎等。上述三項獎勵均為政府獎,以政府文件🧗🏻♂️、獎勵證書為準。
2.獎項設置是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的⚇,與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相對應🧑🏼🦲;獎項設置是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特等獎在一等獎的基礎上提高20%。
3.對於政府委托所屬部門或組織開展的其他獎勵活動,獲獎證書必須有政府的公章😺,各類協會👣、學會🖇、研究會、組委會、社會團體的公章或文件以及其他形式提供的證明材料不予認定計分。
4.科技成果獎獲獎排名按照“第三章附則”中的第十條規定,乘相關系數計分。
第八條 品種審定
序號 | 計分條件 | 計分(分/項) |
1 | 通過國家品種審定的植物、畜禽新品種,或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的。 | 30 |
2 | 通過省級品種審定,自主選育品種🎆。 | 15 |
3 | 國外引進品種審定獎勵。 | 10 |
說明:以上成果的排名按照“第三章附則”中的第十條規定,乘相關系數計分🙇🏽👱。
第九條 專利
序號 | 專利類型 | 我校署名位次 | 第一 發明人 | 第二 發明人 | 第三 發明人 | 第四 發明人 | 第五 發明人 |
1 | 發明專利 | 第一單位 | 30 | 18 | 12 | 6 | 3 |
第二單位 | 8 | 5 | 3 | 1 |
| ||
第三單位 | 4 | 2 | 1 |
|
| ||
2 | 實用新型專利 | 第一單位 | 15 | 9 | 6 |
|
|
第二單位 | 4 | 2 |
|
|
| ||
3 | 外觀設計專利 | 第一單位 | 4 |
|
|
|
|
第三章 附則
排名 | 第1位 | 第2位 | 第3位 | 第4位 | 第5位 |
系數 | 1.0 | 0.6 | 0.4 | 0.2 | 0.1 |
第十條 多個單位、多人合作完成科技成果,依個人排名順序,按下表乘以相應系數計分(保留小數點後兩位)。其他排名不計分👨🏻✈️。
第十一條 總分不設上限。申報不同級別職稱的人員𓀒,得分采取折分製,即:以同級別職稱排名第一的人員分數作為基準分值100分,同級別其他人員的分數進行對應折分轉化(保留小數點後兩位)👨🏻🚒。
第十二條 同一成果只按其中最高計分標準予以一次計分。
第十三條 對論文✪、科研項目📚😜、專利、科研獎勵、專著等有異議的🚵🏽♂️,由我校學術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審核認定。
第十四條 對於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或者以其他手段騙取教研科研積分者,經沐鸣學術委員會審定後撤銷計分,並交我校相關部門按規定處理。
附件4🌻:
沐鸣娱乐社會服務量化考核標準
我校社會服務量化考核包括成人教育和技術服務兩部分。具體量化考核標準及計分辦法如下:
一、成人教育
序號 | 工作內容 | 單位 | 標準 |
1 | 職業技能培訓 | 學時 | 0.5分/學時 |
2 | 職業技能鑒定 |
二、技術服務
序號 | 計分類別 | 計分(分/項) |
1 | 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究開發的新產品🎅🏽、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被轉化和推廣,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上繳我校20萬元及以上👸🏽🧑🏿🦰、10萬元及以上-20萬元以下🆑、5萬元及以上-10萬元以下🏌🏼♂️、2萬元及以上-5萬元以下。 | 50/30/20/10 |
2 | 第一主持人研究的成果被國家👩🦼、省👩👩👧👧、市級政府(以文件、主要領導批件為準)采納。 | 50/30/20 |
3 | 擔任國家級👊🏿、省級、市級政府部門選派的“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首席專家、技術顧問1年以上(以政府文件為準) | 40/20/10 |
三、計分辦法
社會服務工作量按照成人教育和技術服務的實際工作量進行考核統計🫃🏻,總分不設上限🚵🏻。申報不同級別職稱的人員,得分采取折分製,即🚵:以同級別職稱排名第一的人員分數作為基準分值100分🙋🏽♂️,同級別其他人員的分數進行對應折分轉化👨❤️💋👨。